手机版 | 首页 | 登录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王林:六年筹款七亿,我每天都有危机感

来源: 公益时报 时间: 2016-08-31 12:27:00 阅读量: 172

1472618167100297.png

▲ 从6亿到7亿,中华儿慈会用了142天时间

  截止到8月22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2016年募集善款总额达1.5亿元人民币,提前完成了全年筹款目标。据了解,到今年5月12日,这家成立只有六年多的基金会募集善款总额已突破7亿元,其中个人捐赠占总捐款额的60%,企业捐赠占40%。数据显示,基金会募集到第一个亿时用了908天,到第二个亿用了372天,从5亿到6亿用了176天,而从6亿到7亿仅仅用了142天。基金会募款额持续快速增长,一方面缘于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和热情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更离不开基金会对政策法规的把握程度。下个月,我国首部慈善领域的专门法律——慈善法即将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公益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请他谈一谈中华儿慈会快速发展的心得,中华儿慈会为了迎接慈善法的到来都做了哪些准备,以及他对“后慈善法时代”公益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互联网给我们插上了翅膀

  《公益时报》:基金会2015年度募款情况如何?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林:2015年基金会的捐款收入第一次过亿,募集善款19067.21万多元,同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个人捐款15065.83万元,占捐款总额的79%;企业捐款4001.37万元,占捐赠总额的21%。此外,中华儿慈会从生存、医疗、心理、技能、成长等五个方面,对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开展了捐助和救助工作,全国有72万多名困境儿童受益。

blob.png

 ▲ 2015年“益童出发-破傲跑”公益活动。左一为王林

  2015年基金会还实现了多个“一”的突破:2015年腾讯99公益日期间,中华儿慈会筹集善款加配捐款总计超过3300万元,排名第一;基金会互联网筹款第一次超过其他渠道,达到62%,且2015年互联网筹款比2014年增加了400%;第一次与境外机构开展唇腭裂救助,2015年共救助700例;第一次主办儿童保护发展论坛,等等。因此,对于中华儿慈会来说,2015年是跨越发展的一年。《公益时报》:为什么个人捐赠比例那么高?哪些因素促进了捐赠收入的快速增长?王林:个人捐款比例高和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筹款方式的增加、支付工具的更新以及透明工具的运用等都得益于互联网。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筹款的优势,把爱心网友、企业和机构汇集到一个平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更贴近普通大众,因此个人捐款就非常多,占到近80%。互联网筹款是跳跃式的。2012年,我们的互联网筹款只有168万元,占全部筹款额的8%;2013年互联网筹款为1553万元,占筹款总额的21%;2014年达到2883万元,占35%;2015年互联网筹款达到1.17亿元,占筹款总额的62%,比2014年增加了400%。我觉得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对公益慈善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插上了翅膀。但是,我们还要在组织架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其进行匹配,并不是说借助互联网筹款就一定能成功。

blob.png

▲ 中华儿慈会2016年7月筹款情况

  另外,我们也在尝试大数据筹款。目前我们和世界儿童基金会在这方面展开了合作,他们每年通过大数据筹款能筹到一亿美元左右。可能数据的积累与沉淀需要很长时间,前期投入也很大,但我相信等到数据逐渐积累、准确之后,就能通过各种平台进行筹款。我觉得大数据筹款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也是今后筹款手段之一。

  靠制度去管人,用流程去管事

  《公益时报》:目前基金会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

   王林:最大的困扰就是人才问题。公益行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的人才加入,但是现在公益行业基层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普遍比较大。公益行业收入比较低是个现实问题,也是造成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而人员流动性大对于基金会的运作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新的人员接手之后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去年,我们重新设计了员工薪酬体系,大家的工资收入有了一点增加,虽然额度不是很大,只有一两百元,但这也是一个变化,而且今后每年都会进行调整。另外,我们也会尽量为员工提供更多人文关怀,比如给员工过生日、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等。我们希望为大家创造一个快乐、平等的氛围,我也希望公益行业人员都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公益时报》:就具体运作和管理而言,基金会做了哪些改变或调整?

    王林:我们首先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原来我们有六个部,后来压缩成了三个,包括行政管理部、合作发展部和项目管理部。同时,我们也对整体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包括薪酬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等。这样一来每个部门的目标都很明确,整体目标有部门承接,也有部门去运作,与整体组织架构相匹配。

blob.png

▲ 基金会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操作手册

  第一,实行制度化管理。我一直强调靠制度去管人,用流程去管事,靠团队去拼搏,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求发展。现在我们的制度非常完善,所有的项目都有操作手册、详细的操作流程。同时我们也实行了预算制,年初有预算,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第二,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我们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关键岗位全部固化沉淀。年初时秘书处和所有项目签订目标责任制,项目和个人签订目标责任制。这样一来,大家都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包括一年中的筹款额,需要救助的人数,需要完成多少宣传报道、组织多少次活动等,全都做了量化标准。同时我们还成立了项目监测机制,设置专人对所有项目进行监测,要求每个项目都要有周报、月报、季报,报不报以及汇报情况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分数,而这个分数直接决定了工作人员是否完成了年度任务。这样不仅方便管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杜绝了公益行业“好混不好干”的现象。第三,改变观念。我经常强调,观念的变革是静悄悄的革命。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科技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果还采取陈旧的观念是绝对行不通的。

  《公益时报》:您提到基金会的发展必须要转变观念,具体指哪些方面?

   王林:我觉得作为公益行业从业者,首先应树立服务意识,即为捐款人服务,为被救助对象服务,并且要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基金会所有工作当中。

blob.png

▲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做游戏,战胜黑暗恐惧

  第二是创新意识。救助一个人或几个人属于简单的慈善,解决一部分人、一个群体的福利是政府的责任。而通过创新整合资源,调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是基金会要做的事情。基金会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但这不仅仅是指筹款创新、项目创新、活动创新,更重要的是去探索去追求的精神,在实践中获得新的公益路径和思维。第三是危机意识。慈善法降低了公益行业的门槛,今后会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出现,形成井喷式发展,竞争是今后必然的趋势,也必然会有优胜劣汰。那些规范的、良性发展的基金会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不按照规范发展、没有信誉,或者运作不透明,肯定会影响自身发展,甚至会被淘汰。所以,我经常强调危机意识。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梦想的微弱光芒,还要看到身后现实的万丈深渊。第四是效益和效率意识。公益也要跟市场相结合,公益的出发点、结果和商业不一样,但过程是一样的,因为公益也要讲契约精神,也要讲回报。我们要做有效公益。只有讲究效益和效率才能发挥公益更大的作用。商业直接的回报是经济利润,公益行业的回报则是你救助的那些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再去回馈公益事业,这是可持续的。

  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

  《公益时报》:9月1日慈善法将正式实施,基金会为此都做了哪些准备?

   王林:自3月份以来,我们共开展了六次慈善法培训,其中三次为慈善法重点学习大讲堂。我们还特别邀请民政部政策法规司相关人员担任慈善法培训课程讲师,从立法背景与经过、立法思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评估展望等方面对慈善法进行解读。今后我们将做精做实慈善项目,培养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慈善品牌项目。我们还将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营造“人人助我,我助人人”的社会氛围,形成共同推进慈善法实施、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

  《公益时报》:您觉得慈善法的实施会对公益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林:慈善法不仅对慈善活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扩展了慈善的范围,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慈善财产来源和使用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此外,慈善法也巩固了慈善组织直接登记制度,逐步放开了公开募捐资格,激活了公益信托制度,明确税收优惠政策,使得慈善服务有法可依。慈善法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中华慈善日”,开启了民间与政府共同为社会筑底全新的“善时代”。另一方面,慈善法降低了公益组织的设立门槛,可能会促进公益组织井喷式发展。我觉得慈善法正式实施以后,公益行业可能会有一段迷茫期,因为观念的转变和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相信今后的发展趋势肯定是优胜劣汰,运作规范、透明度高、有公信力的基金会今后的发展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大家对公益行业、对基金会的认识也越来越高。而那些不好的基金会就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公益行业也会慢慢出现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从有序到无序、最后又到有序的一个过程。总的来说,我觉得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对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使公益慈善进入快车道。《公益时报》:2016年,中华儿慈会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

blob.png

▲ 起点工程资助的孩子们

  王林:2016年我们将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城市中的流动儿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单单涉及钱的问题,还包括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们也设计了一些非常落地的项目,比如我们资助的新一千零一夜项目、“上学路上”公益行动、起点工程等。关于留守儿童问题,基金会在确定2016年工作的时候就提出,要做到精准。第一,地区精准。我们开展儿童救助的地区确定为两个,一是革命老区,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包括新疆和田、四川凉山和西藏等。第二,项目精准。基金会所有的项目都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并确定项目是困境儿童所急需的项目,比如医疗、教育、生存救助等等。第三,救助对象精准。我们主要的救助对象就是留守儿童以及城市中的流动儿童。


352 点赞